
2010年3月,马晓伟部长关于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讲话在全国掀起了开展这项工作的热潮。我们医院也抓紧实施了这项工作,并确定了心内、肿瘤、骨科、外科为创建病区。这些病区吐火如荼地将这项工作开展了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10月,我院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会,希望将这项工作做大、做实、做细。看到创建病区采取了很多措施,进一步改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觉得不能再等待了,我们必须迎头赶上。经过和科主任、科室全体同事的商量,大家达成一致,我们也要争取成为创建病区。就这样,我们主动请缨,希望院部同意我们的请求。经过院部的讨论,终于决定我病区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创建病区。
得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能有机会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一员,更好地为病员服务,作为护士长的我喜忧参半。如何开展工作,实实在在做出自己的特色,是我们当务之急要考虑的。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认真学习了现行创建病区的工作经验,博采众长,仔细评估自己科室的情况,希望能够后来者居上。
带着这样的目标,首先我们重新理了一遍思路。积极动员,统一认识。为使全科医务人员尽快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利用晨会对这项工作进行学习、部署和宣传,强调开展“示范工程”,加强护理工作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客观要求。护士长主动了解护士的思想状况,并与护士有效沟通,使护士的认识统一到医院开展此项工作上来,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后,全力准备,组织培训。由于护理工作模式及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护理部围绕卫生部提出的十六项重点工作修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临床各类护士工作职责及工作标准及出、入院等相关工作流程,结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及《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组织学习,开展基础护理操作培训,规范护士的操作规程。
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并结合现行试点病区的工作经验,很快,我们的创建工作便初见成效。在全体护士的努力下,大家开展温馨服务、贴心服务、细心服务。开展了医患换位体验、免费爱心萝卜汤、加强出入院的指导、护士站的前移等措施,把护士和患者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缩短,让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和患者交流、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服务。经过两个月的试行,护患关系和谐,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我们病区也在医院年终评比中获得了十佳科室的荣誉称号。
成绩和荣誉是暂时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虽然起步晚,但我们决心大,我们要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争取创建成为A类病区。带着这样的决心,护士长不断探索和研究,结合本病区的工作特点和性质,摸索出了适合本病区特点的工作方法。根据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要求,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是关键。在护理部基本配齐护理人员的前提下,护士长着手进行排班模式的改革,科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避免忙闲不均。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年资、工作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让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充实到所分的小组内,实行小组包干制,进行垂直化的管理,在每天的工作中责任到人。试行适合本病区工作的A班、P班、两头班、晚早班。在工作繁忙的时间段,如早晨、中午、傍晚有4人在病区工作,保证了这个时间段的工作质量。由于改变了以往固定的排班方式,根据临床工作量灵活调配护理人员,实行弹性化和人性化排班,保证一定的护理人力分配在不同的护理班次,加强了病区晨晚间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保障患者整体护理得到有效落实。
经过了近两星期的试行,大多数护士都适应了新的工作模式。护士站的前移、工作时间的前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相信在改变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激励机制,进一步改变绩效考核的方法,也能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以更切实际的方法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这是我们更远的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十一病区 邵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