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医“四时”理论探讨夏季血液病治疗
|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16年08月19日 |
中医时间医学是以昼夜晨昏变化、四季寒热交替为框架,利用中医学理论研究时间因素对人体影响的一门科学。
《黄帝内经》认为,四时季节变化与人体生理功能及发病相对应,一年之中的寒暑更迭会使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状态产生规律的变化,四季的更迭交替也会影响病变的进退、转归和预后。李东垣秉承《黄帝内经》中“顺应四时”的理论,又对其进行了创新,认为脏腑生理机能与四时升降相类,病因病机与四时密切相关,治疗法则当与四时合参,遣方用药宜与四时相宜,养生保健应顺应四时。因此,同一疾病在不同的时令可显示出不同的证候,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治疗上应遵循“天人合一” 的原则,遵循“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的变化,“必其同气,可使平之”。法取于时,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上工治未病,养生与调护也应遵照四时气候。
血液病患者多以贫血、出血、感染之表现,夏月炎暑之际易于受暑热之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阳热之邪与血液病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如急性白血病发热、出血,多属温病范畴,乃热毒之邪入营入血并伤及骨髓所致;易耗气伤津,甚则伤津竭髓,引起造血功能低下;易生风动血,邪灼络可导致各种出血;火邪还能成为血液病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暑多挟湿,湿邪易伤脾胃,中焦运化失司,影响气血生化,从而形成贫血气血亏虚证,临床上湿邪与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关系密切,这些疾病多因气血阴阳素虚,复感湿热邪气,引起黄疸、湿温,湿性黏滞也成为一些血液病缠绵不解、久治不愈的一个因素。加之平日血液病人营阴亏耗、脾肾不足、肝肾阴虚等,夏季易于出现头晕目眩、潮热盗汗、耳鸣、恶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虚损表现,甚至出现吐衄血、紫癜等动血症状明显加重的情况。这种证候的季节变化,体现了中医 “天人合一” 四时阴阳的整体观。故在治疗方向,酌情添加以滋阴清热、芳香化湿、解暑之品;因血液病以虚损多见,故主方以健脾补肾生血为要,以补肾、填精益髓为主,夏月之湿热甚,可加用藿香、佩兰、石菖蒲等加燥湿醒脾,解暑之功。合并受暑之发热,往往以甘露消毒丹化裁。甘露消毒丹为温病名方, 以治疗湿、热、毒邪壅滞,以湿阻气机致三焦不畅之证。最早记载于清•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 “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上述症状与血液病溶血、黄疸、肌衄等情况相类似。暑热之邪阻滞脾胃,影响中焦升清降浊功能,故以芳香醒脾、行气化湿之藿香、石菖蒲、白蔻仁,宣畅脾胃气机。在宣上、畅中的同时,加入清热利湿之滑石、茵陈、木通,使湿邪通过小便排出体外。旨在恢复人体气机流通,故湿热自除。湿热清化,气机流通,热不得聚,不解毒而毒自散。
(血液病科 马劼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