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而小雪则成了寒冷开始的标志。
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起居调养:
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阴精的蓄积。
穿衣注意御寒保暖,洗澡沐浴一定要吹干,避免寒湿侵体。
不宜做剧烈的运动、出大汗,要去寒就温,防治感冒的发生。对于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里,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由于这一阶段室内外温差较大,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每晚可用热水泡脚,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并就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精神调养:
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 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中医把抑郁症的病因归结为七情所致,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以保持脑内 5- 羟色胺的稳定;多听音乐, 让那美妙的旋律为你增添生活中的乐趣。
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冬季汗出减少,人体盐分流失也相应减少,应当减少咸味的摄入,中医认为,冬季五脏应肾,五行应水,五味应咸,此时肾精固藏,肾气是一年中最实之时,肾水旺则易克心火,所以冬季应减咸增苦以养心气,适当增加即可。饮食应吃温热,拒绝生冷,以免寒伤脾胃,寒则涩而凝之,可以适当补充些肉类鱼类,补助精气,但高脂血症群体,舌苔厚腻者,应少吃。吃萝卜、萝卜的茎叶也是增加苦味的食物,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兼具滋补与调养作用的膏方,为冬令进补首选。膏方具有调理体质、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百姓的青睐。我院龙砂膏方在60余年开方和制膏经验的优势基础上,充分汲取传承数百年的龙砂流派特色精髓,由资深中医专家根据“因人(个人体质状况)、因时(天时运气状况)、因地(人群地域特征)”的“三因制宜”原则,遵循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思想,选择多味中药合理配伍组方,经过多道严格工艺加工打造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