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悟随黄师习经方之道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14年12月17日  

  学习中医经方的人都知道黄煌教授的大名,他也是著名的经方推广人之一。当代中医界曾经有过像刘渡舟、陈亦人等的经方大家,然而随着“北刘南陈”两位大师的离去,使得中医经典教学更为凄凉。黄煌教授接过了传承经方的这面大旗,为中医经方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有幸我能够成为黄煌老师的学生,在间断跟师学习的一年时间里,我总结了黄煌老师运用经方看病的宝贵经验,深刻体会到经方的简洁与效用,也浅悟出了中医治病“大道至简”的道理。
  黄煌老师善于方证治病。他认为经方的“方证”是简约的,方是中医的核心,而方前有证。“方证”是中医用方的指针和证据,是方的主治。方与证必须相应,如果方是箭,那证是靶,方证相应,效果就容易出来。方证是特异性的,一方有一证,不可替代,是唯一的。这就有利于重复验证,有利于证伪和评判,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那就是小建中汤,其证也变化为腹中痛,桂枝汤加大黄,方名桂枝加大黄汤,其证为大实痛;方证是客观的,大柴胡汤的“按之心下痛”,大青龙汤的“脉浮紧”都是可见可摸的。因此,有了方证,无需繁杂的理法解释,也没有空泛的病因病机,有是证,用是方,是老师临床用药的原则。药与证也有规律,张仲景中也有单味药治疗主证的表述,如桂枝主治气上冲,麻黄主治黄肿,黄连主治烦热,黄芪主治汗出而肿。通过这药证的考证,老师将临床常用的经方与一部分时方按主药分成十大类,即桂枝类、麻黄类、柴胡类、大黄类、石膏类、黄芪类、黄连类、干姜类、附子类、半夏类。而方证表述直观,老师还将方证中一些特异性的指证直接冠以药名,如“附子脉”、“大黄舌”,特别是“桂枝体质”、“黄芪体质”、“柴胡体质”,这种方人药人的表述,让经方的学习从纷繁的理论中摆脱出来,转向朴实无华的临床技术,从“对病用药”以及“对症状用药”的思路中解放出来,转向整体的用药思路。
  老师对伤寒的理解非常深刻,每张方子的药物组成、配比以及各药剂量都谙熟于心。他说,临床上要将我们的伤寒方分类,其中有四十余张方为一类方,如小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半夏厚朴汤、当归芍药散等。这类方临床使用广泛,需要将其配伍禁忌、用法用量、适应症了如指掌。另外还有五十余首方归为二类方,虽然也常用,但不如一类方用药广泛,可以了解药物组成及适应症,还有几十首不常用的方剂,虽然临床使用较少,但也仍是验方,疗效确切,可以掌握。如此分类,就可以有的放矢,指导临床开方用药,更能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
  老师还善于腹诊、腿诊。我们既往接受的中医四诊很少以腹诊、腿诊为主,但黄煌教授认为舌诊脉诊为中医见微知著的体现,那腹诊、腿诊也应是该理论的体现。因此,他看病也必要诊查腹部与小腿,在腹诊时需要五指并拢,以掌部为轴心,掌尖抵于剑突下分别以掌前部按压腹部并观察患者反映,若剑突下有胀痛则符合“大柴胡汤”体质患者,若下腹部压痛则可予桂枝茯苓丸。腿诊主要观察肌肤纹理,皮色瘀斑以及有无肿胀等情况,若患者腿部皮肤润泽,说明体质充实,若肌肤甲错有像蛇鳞般肤纹,则符合“桂枝茯苓丸”体质,若肢体浮肿,则符合“五苓散”体质,需要根据不同体质开方。
老师非常重视情志疏导,他常说“中医不是治人的病,而是治病的人”。我们医生一定要会看心病,有些患者的疾病都是由心病所生,只要帮助疏导患者心情,那么疾病也就好了一半。
  经方的学习其实并不复杂,不过是那些冗繁的枝枝叶叶,让中医变得扑朔迷离。看穿实质,抓住关键,删繁就简,让中医回归本质才是真理。中医治病之道其实是极其简单的,正如黄煌老师所说的“大道至简”的道理一样。
  其实,人生也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中,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让我们倍感珍惜。生命的丰盈缘于内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肿瘤科 金春晖)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 (2010-2023) 医院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邮箱:wxszyyy@163.com    邮编:214071    [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江苏骏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