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2024年关节外科学术大会”于2024年12月20-22日在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医院承办,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协办。

本次大会以“数字关节,智慧创新”为主题,汇聚上千名海内外关节外科领域的顶尖专家,聚焦关节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手术技术以及疑难病例等热点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旨在为广大关节外科医师、科研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盛会开幕 嘉宾云集
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大会序幕徐徐拉开。大会执行主席、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无锡医院院长顾晓峰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与会嘉宾。

应邀参会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邱贵兴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岩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七、第八、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裴福兴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关节外科学组组长王坤正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刘璠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历届顾问陈百成教授、吕厚山教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陈世益教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现任主任委员王健全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副组长曲铁兵教授、曹力教授、胡懿郃教授、张先龙教授,以及2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骨科专家。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吕亚雯、巡查专员李秀芳,江苏省医学会会长王咏红,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咏薪,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周恩超,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文龙,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笪学荣,无锡市科技局副局长鲍静,我院副院长蔡靓羽,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Hue Luu教授。
大会主席王坤正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向为本次会议筹备工作辛勤付出的全体人员表达诚挚感谢。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关节外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效。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对过去成果的总结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规划。长风浩荡起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相信通过深入探讨,与会者必将满载而归,为推动中国关节外科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秦咏薪副市长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无锡在健康事业的推进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关节外科领域的发展上,在全国范围内顶尖专家团队的鼎力支持下,无锡关节外科的医疗水平已逐步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他坚信,本次大会必将为骨科医疗领域带来深刻的思维交流与资源融合,对推动关节外科技术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

周恩超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教育事业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医药科技研发与专科建设均呈现出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他期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前沿成果交流,探讨新技术应用,共同擘画骨科医学的未来发展蓝图,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不懈努力,为推动中国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江苏省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地,深感荣幸,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蒋青教授强调,关节外科在各位前辈的带领下以及全国同仁的努力下,已步入全面发展的兴盛阶段。期望与会者能充分利用此次机会,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民众健康服务,为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王咏红会长代表江苏省医学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江苏省医学事业发展的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近年来,江苏省关节外科团队以提升临床疗效为宗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普及、宣传和教育等各项活动。这些举措为促进学术繁荣,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机遇与良好条件,有效促进了省内关节外科的建设与发展。

王岩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关节外科学术大会为广大从事关节外科的医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推广学术教育、推动我国关节外科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极大贡献。我国关节外科在老中青几代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势头强劲,在精准医学、智能技术、手术数量以及快速康复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正稳步向全球领先行列迈进。

邱贵兴院士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关节外科领域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科技的飞速进步及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成为其蓬勃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他呼吁业界同仁,在交流分享新技术、新方法之际,深入思考加速康复理念的内涵,坚持手术与功能质量并重的原则,致力于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患者就医体验,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吕亚雯副秘书长代表中华医学会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强调指出,关节外科作为骨科领域的关键分支,在专业细分与多学科协作整合的双重驱动下,肩负着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重任。我国关节外科事业在数代人的坚守与开拓下,始终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并重,学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并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与突破。
品读大师 引领成长
开幕式后,主旨演讲拉开帷幕。10多位来自国内外关节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倾情授课发言,分享了各自宝贵的临床一线经验及新技术进展,围绕关节外科临床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不仅是前瞻性专业知识的分享,更是对学术理论的解读。讲者风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吕厚山教授基于青年医师的成长需求与目标,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大家分享了作为临床医生如何提升专业能力的心得体会。他特别援引了其恩师冯传汉教授的三大教诲:深化探究,多问缘由;铭记实践,记录所为;重视随访,持续跟进。以此激励广大骨科同仁不断精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王岩教授指出,机器人辅助技术为处理髋-脊柱-骨盆联动异常的THA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有助于应对脊柱骨盆动力链中的异常运动挑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探讨了运动医学中“功能至上、早期康复、重返运动”原则下的关节康复理论与实践,为与会嘉宾带来不同的视角与启示。讲者风采Hue Luu教授以临床病例与文献回顾为切入,详细分析了机器人辅助THA与脊柱-骨盆的关系,指出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机器人辅助THA更精准,脱位风险更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教授阐述了髋前入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指出该入路能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精准性,展现出良好的功能成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通过具体病例及深入分析,全面介绍了全肘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涵盖手术指征、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讲者风采天津市天津医院马信龙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展示了数字化3D打印技术在膝关节周围截骨中的应用,强调其深度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报告了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指出在机器人辅助下,治疗实现了更微创、更精准,加速了患者恢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赵德伟教授在多孔钽金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经验分享中,表示通过个性化精准设计,该技术可以实现骨-金属界面充分压配,增加髋臼杯稳定性。主旨演讲主持嘉宾风采
聚焦临床 百家争鸣
学术交流是灵感激发的无限宝库,是学术进步的稳固基石。作为中国关节外科医师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大会本着加强学术交流,跟踪学科前沿的目的,开展为期两天的学术活动。/分会场集锦 /聚焦关节专业,设立关节置换、保髋、保膝、运动医学、骨关节肿瘤、基础与转化医学、肩肘关节及护理与康复等内容板块,通过专题报告、病例讨论等多元化形式,就热点话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相互启迪、凝聚共识。
专家点评 无锡获赞
近年来,无锡高位嫁接国内外前沿领先的医疗资源和技术,全力打造“健康中国”无锡样本,是全国唯一实现“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市域全覆盖、全省唯一实现“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镇”市域全覆盖的设区市。在关节外科领域,无锡市中医医院依托“太湖人才计划”王坤正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在苏南地区率先开展人工智能辅助髋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外科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议期间,中华医学会2024年关节外科学术大会主席王坤正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无锡市中医医院在传统医学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医骨伤科领域有独树一帜的作用。从几十年前独创的自制夹板治疗骨折,到独特的中医药,如消肿膏的创新应用,无锡市中医医院在传统骨伤科治疗方法上的探索和创新,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作为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的领军人物,王坤正教授表示,接下来将依托江苏省中医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退行性骨关节病专病研究院,深化无锡市中医医院的学科建设,聚焦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疗创新及中医特色优势的强化。同时,积极引入AI技术于关节外科,提升诊疗效率和精准度,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锡城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王坤正教授建议,无锡市中医医院应充分利用健康中心资源,加强骨科与中医康复的深度融合,推广个性化运动处方,发挥中医药在运动损伤预防和治疗中的独特作用。同时,强化科普宣传,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以更好地推动全民健康。无锡市人口密集,疾病谱广,为大数据收集与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无锡影响力很大,通过参会和投稿的踊跃,可见无锡在吸引医学领域专家学者方面的巨大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无锡在推动关节外科及骨科发展方面的前瞻性和实力。
本次中华医学会关节外科学术大会的召开,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更是关节外科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无锡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创新实力,以及无锡市中医医院作为宁外唯一一家省级创新中心的所在单位,无疑将为关节外科乃至整个骨科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向前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