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中旬以来,是急诊科最紧张而惊心动魄的一段日子,平安夜这日,24小时急诊接诊774人,平均1.8分钟就要接诊一名患者,抢救危重病人量高达49人次,并且这些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连日来,由于疫情的冲击,急诊科工作量骤增,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休克、心脑血管意外等危重症患者增多,床位“爆满”,危重患者还在不断随时送来,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不少医护人员相继“中招”,但这些保卫着市民们生命健康的卫士们并没有因此停下,而是选择坚守!
工作人员减少,但工作量却激增,怎么办?“我们急诊向来不怕困难!”在科主任吴海荣、护士长费丽燕的带领下,一场场与病魔抗争、与生命接力的战斗打响。
吴海荣顶着高烧,片刻未休,依然忙碌在“阵地”上,经常到深夜凌晨才离开医院,协调诸事,一项不马虎,一步不懈怠,“我的同事们这几天都是如此,为了抢救患者,他们忙得没时间喝一口水,甚至直到凌晨都吃不上一口饭,真的让人心疼!”
这些医生,有的人发着高烧,有的人走路还打着飘,但为了保证工作正常有序运行,他们无论如何都坚持把班上完……这样感人的故事不胜枚举。
大家都说急诊科的护士,一袭绿色的急救服,就像是“女超人”,分诊、输液、抢救、处理纠纷……仿佛就没有她们办不到的事。但她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生病,在来势汹汹的病毒面前,上班时,忙着抢救、照顾病人;下班了,拖着疲惫的身躯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抑或是高热不退的孩子,虽然嘴上说着累得快倒下了,可第二天依然能看到她们坚定的步伐,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多挺一天就给科室减轻一点压力,就能给患者多一分安全。
连日操心劳力、已经抢救到没有力气摔倒在地又爬起来继续抢救的护士长费丽燕也终于支撑不住了,高热、声哑的她依然惦记着科里。一天下来,又有4个主班护士被感染。正在费丽燕苦恼排班的时候,在家休息的护士主动发来消息让她感动不已:
“护士长,我看我们主班已经没法排了,我来上班吧!”
“护士长,我现在低热,没那么难受了,今天的中班我会来上的!”
虽然他们都还有身体不适,但心里一直记挂着科室,只要觉得自己稍微好点了,能撑住了,就会毫不犹豫地返岗战斗!回到岗位上,又是全心投入。年轻的“男丁格尔”丁禹夫一直都是脏活累活抢着干,忙碌起来无暇喝水、吃饭,直到自己发生低血糖,一阵眩晕,被同事搀扶着坐下,小丁才发现自己已经连轴转了十几个小时了。
面对疫情,可敬可爱的急诊人再次展现责任使命担当!面对这样的困难,其他临床科室的兄弟姐妹们也来支援顶上,团结协作;为大家准备好的餐食、药品等物资也一波波送到奋战在最前线的同事手上,在这个严冬里,让大家觉得温暖,奋战有你我相伴。
坚守在抢救生命的第一线,不放弃不言弃,一同迎接即将来临的春天,这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此时此刻共同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