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群众路线专栏 >> 综合报道 >> 内容阅读
深化服务内涵 整合脑病一体化病区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14年09月28日  

  为切实践行群众路线,进一步缓解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现状,我院在新址启用一周年之际,以患者就诊需求为导向,进行了部分医疗资源和业务构架的优化重整,在完善专业构架、深化服务内涵的同时,想方设法满足患者需求,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感受度和满意度。
  整合脑病一体化病区 “中西”“内外”相得益彰
  “神经内科、脑外科、脑病重症监护病房(NICU)、脑病康复……”在住院大楼12楼,新开设的中西医结合脑病一体化病区的牌子令人耳目一新。这是我院结合患者需求和医院发展自身要求而探索开展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后的脑病一体化病区共有80多张床位,涵盖神经内科、脑外科及重症救治、后期康复等多个亚单元,从脑病临床诊疗的整体性出发,多个专科协同管理,神经内科医师、脑外科医师、针灸医师、推拿医师、康复医师等专科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疾病诊疗服务,使患者在同一病区就能完成中西医内科诊治、外科手术、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全过程,改变以往患者辗转往返于多个专科的状况,更大程度地方便患者就医。同时,病区内进一步梳理拟订中风等多种脑部常见病、多发病的一体化诊疗流程,完善临床路径、多专科联合诊疗制度等一系列诊疗规范,深化一体化诊疗服务内涵,提高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
  面向病人就医需求 调整专科业务构架
  “中医院心内科开了新病区,要住院再也不用等那么久了。”家住南泉的病人老李高兴地说。老李是我院的“铁杆粉丝”,是医院从市中心搬到新址的见证者,也是这次新开设的心血管科二病区的首批入住病人。“以往像老李这样的病人很多,少则两三天,多则需要等上个把礼拜才能住进来,但预计今后预约时间能缩短近一半”,该科主任苏伟介绍说。因我院心血管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等候住院的患者量始终居高不下。此次重整后,心血管科从1个病区扩容至了2个病区的规模,编制床位数达到90张。与此同时,我院针对新址启用一年来床位需求量的变化作了充分调研,对普外科、呼吸科等需求量明显增大的特色专科进行了床位规模的调整,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住院需求。此外,多数专科也相应地调整专业结构,全院总床位数已开设至963张,扩大了优势病种,加强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才储备,强化了设施设备的配置,确保患者得到更为全面的救治。下一步,医院还将按照新中医院建设业务发展三年规划,逐步开设老年科、产科、儿科等病区,进一步完善专业构架,提升综合救治能力。
  主动顺应转型发展 综合服务功能稳步提升
  据统计,我院新址启用以来,门急诊总量较前增长27%以上,出院病人总量增长40%以上,急诊量上升了将近3倍,工作日平均门诊量超3500人次,门急诊总量最高超5000人次。面临大幅增长的就诊压力,我院积极调整姿态,主动应对,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完善服务流程和举措,为患者提供精细化人本化服务,赢得了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医院的转型发展创造了不竭动力。此次专科资源的重整优化,同样顺应和满足了百姓群众的就诊需求,为我院进一步提升规模品牌效应、强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功能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