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专栏(九)——别把“拉肚子”不当回事
点击数:  添加日期:2016年06月23日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疾病。目前很多人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有很多病人因为误诊而影响治疗,下面为大家解答一些此类疾病的类型、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等内容,以飨读者。

 

诊断案例

5个月前,市民王先生反复出现左下腹痛、腹泻,大便一天35次,多为粘液便,最近的大便中带有脓血。社区医生考虑为痢疾,服抗生素治疗,但一周后病情无好转,大便次数也越来越多,一天达到8~10次。王先生到医院脾胃病科就诊,排除了细菌性痢疾等,医生建议他进行结肠镜检查,内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

 

 腹泻便血,警惕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回肠、直肠、结肠中发生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类多种病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慢性及复发性炎症,有复发倾向,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其主要疾病类型。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而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症状相似,但它们不是完全一样的。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发作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克罗恩病则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瘘管形成为特点。很多人出现腹痛、腹泻、消瘦这些症状时,会当成普通的拉肚子,但其实有可能是炎症性肠病。

 

 

谈及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原因, IBD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目前医学界认为这种病具有遗传易感性,环境、感染和免疫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肠道出现一系列的炎症病变,具有终生复发倾向。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疑难病。

 

    “哪类人更容易患上炎症性肠病呢?”

IBD在男性和女性中均会发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多数患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轻度及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反复发作者,预后较差。对此,赵克学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时,尤其是腹泻粘液脓血便,应该及时去正规医院,结合患者血液、大便检查,特别是结肠镜检查结果来诊断。

 

  炎症性肠病如何治疗

炎症性肠病一旦确诊,患者要打“持久战”。治疗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肠道黏膜炎症,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治疗方案的制定要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的范围和病情的分期等实行个体化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炎症性肠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若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则需手术治疗。许多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无需行手术治疗,但严重的患者(出现肠梗阻、肠瘘、肛瘘、或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时),就有手术的必要了。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西药主要有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基本上按照固定模式用药,大多数患者所用药物基本相同,疗程长,具有一定副作用,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使用多种西药疗效不佳;中医药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明显优势,通过临床实践发现:(1)只使用中药能使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快速缓解、并达到内镜下溃疡愈合;(2)患者使用西药少效,可直接停用西药或西药减量使用,加用中药治疗往往收效满意;(3)对于那些西药无效患者,可根据病情索性停用西药,改为中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往往消失也很快,甚至达到内镜下溃疡愈合;(4)对于极少数病例,中药西药都少效,需仔细询问患者依从性、是否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情况。中医药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共性与个性,辨证论治,用药灵活,量体裁衣,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2)重视整体与局部有机结合,口服灌肠兼容,能达到标本兼治、显著提高疗效之目的。特别是中药复方具有多靶点效应, 单味中药在某单一作用方面可能不及西药, 但是多靶点的综合效应可体现中医的优势;(3)中药与西药合用,可减毒增效,优势互补,掌握中医深奥医理悉心谴方用药,参合西医研究成果,熟悉西药作用及副作用,让患者少走弯路;(4)愈后可防复发, 具有简、便、廉、效之特点,炎症性肠病缠绵难愈,目前西药因副作用较明显, 往往使患者难以坚持,很多中药具有药食同源,认真负责任的进行深入研究,筛选患者乐意接受的中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预防疾病复发,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源。(5)中药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往往可使患者其它疾病同时治愈。

临床验案:刘某,女,35 岁。2012 年就诊。反复脐周隐痛伴腹泻 10 年,在多家医院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曾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等疗效不佳,也曾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仍时有脐周隐痛、腹泻。复查肠镜提示阑尾窝周围及盲肠端见多处针尖样溃疡,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处黏膜散在细小溃疡,表面有脓苔附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心电图示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只使用中医治疗,治疗5天后已经无腹泻,脐周隐痛减轻,治疗4周后脐周隐痛消失,治疗2月停止用药。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复查肝功能、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距离第1 次查肠镜后 78 天复查肠镜提示结肠、直肠未见溃疡及新生物,诊断为结、直肠未见器质性病变。已无腹痛腹泻,临床治愈。

 

 良好的饮食习惯可有效防止复发

IBD通常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除了进行联合治疗外,良好的饮食很关键。由于炎症性肠病的主要以肠道症状为主,所以患者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如消瘦贫血等。良好的饮食不仅能够促进肠道自身愈合,还可以辅助性地治疗炎症性肠病,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对此,专家建议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日常饮食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多食高热能、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

2.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

3.少食多餐。为减轻肠道负担,以少食多餐方式补充营养摄入量,每餐以正常食量2/3为宜,每日进餐4~5次。

4.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冷饮等。可适当进食含肠道益生菌的酸奶,以改善肠道菌群环境,促进营养吸收。

 

我院脾胃病科:中西结合  特色鲜明

◆脾胃病科是我市最早成立的中医消化专科。

◆科室在继承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世楷、单兆伟主任中医师和省名中医陶念唐先生等名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中医治疗为主,融合现代医学技术,在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上特色鲜明,在无锡乃至周边地区享有盛誉。

◆科室设置床位35张,拥有主任中医师2名,副主任中医师5名,硕士生导师1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4名。

◆科室以健脾涩肠止泻剂口服、生肌止血敛疮剂灌肠等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以健脾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以和胃降逆护膜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以理气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活血化瘀、清热通腑的中药口服和灌肠,结合软坚散结的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以疏肝利胆清热通腑法治疗胆石症及胆道感染;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健脾利水、软坚散结等方法治疗慢性肝病、肝腹水、肝硬化;采用益气健脾摄血剂等配合西药及(或)内镜治疗各种消化道出血。

◆常规开展电子胃镜、电子肠镜及ERCP的检查;开展内镜下钛夹止血,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治疗;开展内镜下的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及尼龙绳结扎术、EMRESD术、ERCP的胆胰疾病的内镜下治疗等。

 

【学科带头人及名医专家介绍】

戴高中 主任中医师

脾胃病科主任兼消化内镜室副主任,医学博士,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单兆伟主任中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无锡市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无锡市医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肝胆胰疾病,尤其在胃、肠镜及ERCP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周五上午。

 

诸静芬 主任中医师

脾胃病科技术顾问,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师从省名中医陶念唐先生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世楷主任中医师,南京市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江苏省中医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脾、胆、胰疾病。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治未病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朱世楷  主任中医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类博士生导师,曾任无锡市中医医院院长。在脾、胃、肝、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肝硬化等顽疾治疗尤有心得,曾参与编著出版《邹良材肝病诊疗经验》,参与临床验证的《“亮菌甲素”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科研》项目曾获国际尤里卡金奖。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内科疑难病诊治及中医养生保健。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朱世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我市中医院成立。名医堂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全天。


版权所有 无锡市中医医院 (2010-2023) 医院地址:无锡市中南西路8号(湖滨路与中南路交汇处)  
医院总机:0510-88859999 一站式服务中心电话:0510-88859999转21100 预约电话:0510-81008810
投诉咨询电话一:82757832  安全隐患监督热线:82757832  投诉咨询电话二:8008287999(座机免费电话)
邮箱:wxszyyy@163.com    邮编:214071    [苏ICP备10229589号-1]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1050]   网站云防护:江苏骏安检测